<progress id="tpjtt"></progress>
<big id="tpjtt"></big>

<noframes id="tpjtt"><b id="tpjtt"><del id="tpjtt"></del></b>
<rp id="tpjtt"></rp><dl id="tpjtt"></dl>

    <video id="tpjtt"></video>

      <span id="tpjtt"></span><p id="tpjtt"><ol id="tpjtt"><var id="tpjtt"></var></ol></p>
      <p id="tpjtt"></p>

      首頁 > 新聞中心 > 行業動態
      港珠澳大橋人流量日超10萬,粵港澳人才資本加速流動
      2018-11-11

      隨著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和港珠澳大橋的相繼開通,粵港澳大灣區最大的超級環線正式成型。加上已建成的虎門大橋、明年通車的虎門二橋以及2024年通車的深中通道,五年后的粵港澳大灣區將有4條環線,外界預期,交通設施的推進將使大灣區一體化進程進一步提速。

      香港特區政府入境處公布的數據顯示,11月3日經港珠澳大橋口岸出入境的旅客數量超過8.6萬人次,創大橋通車以來最高紀錄。11月4日,這一數字超過10萬,再次創下新高。

      截至記者發稿,尚無最新數據出爐。


      現代化交通運輸體系基本形成

      9月23日,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正式通車。10月24日,港珠澳大橋開通運行,這座連接珠江口東西的全球最長跨海大橋與軌道交通形成閉環,讓粵港澳三地連成了一體。

      沿著“港珠澳大橋+廣深港高鐵+廣珠城際鐵路”構成的粵港澳大灣區環線走一趟,以珠海為起點,6個小時便可穿越大灣區7座城市。

      環線沿途超過15個站點,連接起港澳兩大特別行政區,串聯起深圳、珠海兩大經濟特區,將廣州、佛山、東莞、中山等城市納入其中。

      在此之前,從東莞、深圳、香港及粵東地區到廣州南沙、中山、珠海及粵西地區,最省時的方式是經過虎門大橋這一跨江通道,可縮短行車里程120多公里。不過,由于超負荷運轉虎門大橋常年擁堵,甚至在全國首開先例在高速上設置紅綠燈進行交通管制。

      好在另一條跨江通道虎門二橋預計2019年5月前即可建成通車。11月7日,廣東省公路建設有限公司發布消息稱,虎門二橋鋼橋面鋪裝作業正式拉開序幕。這意味著,虎門二橋主體工程建設進入沖刺階段,按時通車可期。

      另一個備受矚目的跨江通道——深中通道也于2017年5月動工,這一集結了“橋、島、隧、水下樞紐”的世界級高難度工程預計于2024年全線建成通車。

      也就是說,到2024年,珠江口將有4條跨江通道與東西兩岸的路網交通形成閉環。從香港跨越港珠澳大橋,40分鐘就能抵達珠海,從深圳到中山的時間則從目前的2個半小時縮至45分鐘。

     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戴東昌曾公開表示,粵港澳大灣區現代化交通運輸體系基本形成,并在許多領域已達到世界一流水平。

      截至2017年底,粵港澳大灣區高速公路里程已經超過4000公里,是全國高速公路網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,核心區的路網密度已經超過紐約、東京、倫敦三大灣區。

      水運方面,基本形成了以西江干線和珠江三角洲“三縱三橫三線”為骨架的江海直達、連通港澳的高等級航道網。2017年,粵港澳大灣區內河航道通航里程已經超過6000公里,位居全國前列。

      同時,粵港澳大灣區是世界上沿海港口和機場分布最為密集的地區之一。2017年,粵港澳大灣區沿海港口集裝箱吞吐量8000萬TEU(國際標準箱單位),民航旅客吞吐量超過2億人次,均位居全球灣區之首。

      轉自《第一財經》



      色色亚洲_一本av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交换视频_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